木沙江·努尔墩:“带着村民致富是我最大的幸福”
日期:2024-04-07 10:32 | 人气:
近日,在外出差的伊宁县英塔木镇托万克温村党支部书记木沙江·努尔墩召集大家开线上会议,商量解决土地托管遇到的问题。近年来,托万克温村6000余亩耕地实现土地托管,有效推动了农田向优质、集中、连片转型。
通过发展种植业、养殖业和小商品经营等方式,2023年,托万克温村人均年收入达到2.3万元。
不顾危险救儿童,改水改厕又修路,乡村治理提能效,建设美丽新村庄……在托万克温村,木沙江始终坚守初心,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,成为村民的“主心骨”。
2012年底,木沙江退役回乡,凭借过硬的政治素质和军人作风,在村“两委”换届中被乡亲们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。
初到托万克温村,面对办公条件差、村里矛盾纠纷突出等问题,木沙江认识到,转变村干部队伍的工作思路和态度、提升能力和素质是建强基层党组织的基础和关键。
村干部乃孜然·霍加合买提回忆说:“木沙江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,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,服务群众的意识也不强。现在真是大变样,干部们每天都充满干劲,在工作上有用不完的精力。”
为解决村党支部软弱涣散等问题,木沙江以党建为抓手,规范村“两委”班子成员分工,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,2022年成功创建县级“五个好”党支部,通过谈心谈话,引导工作能力强、群众基础较好的年轻人向党组织靠拢。
挖病根、治顽疾,建立阳光村委会,夯实群众基础,木沙江在建章立制、制度执行、工作落实上狠下功夫,以严格落实民主决策、“四议两公开”等为抓手,让村干部牢固树立制度意识、纪律意识。
从最初的“跟着学”到“主动问”,从“不会干”到“干得好”,在木沙江的带领下,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高了,也越来越能干了。
木沙江还积极争取“支教”项目和教育专项资金,村里的师资力量不断得到补充。
村民艾合旦木·艾合买提有3个孩子,大女儿从新疆农业大学毕业后在村小学当老师,二女儿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一家培训机构当讲师,小儿子即将大学毕业准备回乡创业。他总是感慨:“当初村里没学校,上学不方便,我差点就让两个女儿辍学。木沙多次来家里给我做工作,讲教育的重要性。他也没食言,没多久就在村里建起了幼儿园和小学,村民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学,真是太方便了。”
“以前,村里到处是坑洼泥泞的搓板路,环境特别差。”村民文波用“脏、乱、差”形容托万克温村以前的样子。
为了改变这种状况,木沙江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,动员全体干部和村民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。带领村干部逐户走访了解村民困难诉求。
“一个村就是一个家,家里干净了才能住得舒服。”木沙江经过3个月的努力,全村172处违章建筑被拆除,道路变得宽阔了,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,交通和公共安全问题逐个得到解决。
为进一步改善村民生活条件,木沙江积极争取乡村振兴项目资金,新建农田渠18.6公里、庭院防渗渠15公里,新修水渠闸门101个,新铺柏油路25公里。
“作为村党支部书记,我始终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首要责任。”木沙江说,近年来,村里通过积极争取政策支持、关心困难群体等方式,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。
这一点,村民马艾米乃深有体会。7年前,马艾米乃一家人仅靠5亩地和打零工维持生计,生活困难。
木沙江了解到马艾米乃想发展养殖业后,立即帮助她争取到5万元贴息贷款,并帮助联系购买生产母牛6头,当年收入就增加了1.5万元。
“现在,我们一家人年收入8万元以上,有20头生产母牛。”马艾米乃说起家里的变化,对村委会感激不尽。
木沙江定期召开党员大会,集思广益谋良策,组织村民外出观摩,学习好经验、好做法,将育肥养殖作为特色产业,“养殖+务工”联合发展的模式逐渐成型。
为了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,木沙江协调驻村工作队等多方力量,建设了25亩苗圃基地。村民康秀珍得知苗圃基地需要员工后主动报名,不仅学到了技术,而且每天有100元收入。“能在家门口就业,时间比较自由,既照顾了家庭,还增加了收入。”她说。
如今,托万克温村村民互帮互助,村里各项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。“除了靠养殖业带动增收,我们还鼓励村民走出去,现在村里不少村民主动选择外出务工。”木沙江说,“带着村民致富,是我最大的幸福。今后,我要让村民腰包更鼓,生活得更好。”(巴莎·铁格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