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排档搬“新家”食客闻香追随
日期:2024-04-05 17:19 | 人气:
红棚子里的风扇和塑料桌椅,猛火快炒里的人声鼎沸……很多年前,在那个没有外卖的年代,大排档,一种在街边临时搭建的餐馆,常常营业到凌晨。一家家凝聚着草根般生命力的餐饮店,给烟火池城注入勃勃的生机。小汪大排档便是其中的一家。
岁末年初,记者在主城区商之都鼎街见到小汪时,他正在自家宽敞明亮的后厨里,同厨师们一起试吃新菜品。“自己不吃的东西,绝不卖给我的顾客。”小汪名叫汪栋华,今年43岁。经营小汪大排档时,汪栋华刚二十出头,在那之前,他拉板车卖过盒饭,也四处打过工,但从未离开过餐饮行业。
1997年,初中毕业的汪栋华离开家乡青阳县庙前镇,去合肥厨师培训学校学习,凭借着对做菜的兴趣与天赋,很快就拿到厨师资格证,前往上海一家星级酒店工作。2001年,厨师技能日趋成熟的汪栋华回到池州,开启了自己的餐饮事业。历经推餐饮车摆摊等“漂泊”后,2008年,小汪大排档在建设北路书香名邸小区对面的红房子广场上开张。
大排档的旺季是夏天,营业时间从下午4时到次日凌晨甚至早上,主营菜品为龙虾、凉菜、锅子等。彼时,在同一区域,有近30个红棚子,家家都卖龙虾。“要想生意好,就得研究顾客们的喜好,在形式和口味上推陈出新。”汪栋华注意到,不少顾客吃龙虾时,会将虾头和虾钳直接掐掉,只吃龙虾尾。为何不在烹饪之前,就把这些处理掉?于是,他尝试改良龙虾制作方法,不仅只留下虾尾,还在选材时,挑选皮薄肉嫩的青壳母虾,佐以秘制酱料和18味中草药混搭出独特的味道,酱爆香味、微甜口感的“小汪秘制虾球”火爆至今。
“大排档的就餐环境要有人情味,食材要新鲜,不能以次充好。”汪栋华说,红棚子里的厨房和餐厅是一体的,顾客们点餐后,大家如朋友般聊着天就把菜端上了桌。为确保菜品口感,汪栋华始终坚持食材当天早上采购,严格控制品质。
高质量的菜品和真诚的服务,为汪栋华赢得了不错的口碑,“小汪”也成了众多顾客对他的习惯性称谓。
2019年,小汪大排档在商之都鼎街美食城蜕变为小汪龙虾烧烤店,上下两层近700平方米,不仅有包厢、大厅,还保留了一片户外露天的座位。
“改了名字,搬进了楼房,但经营的理念不能变,大家也还是习惯叫‘小汪大排档’。”汪栋华认为,大排档风格的餐饮菜系并不具体,围绕顾客的喜好来更新菜品才是“制胜法宝”。
新店开张后,当了20多年厨师的汪栋华退出厨房,开始四处学习、探索求新。近年来,“小汪大排档”先后推出一牛两吃、一羊两吃等符合池州人饮食习惯的新菜,同时将池州各地的传统菜品搬上菜单。当下“小汪大排档”的点菜单上有60余种菜品,不仅有龙虾、牛羊肉,还有东至米饺、陵阳一品锅、石台小河鱼等本土菜品,因食材新鲜、烹饪手法地道,受到众多顾客青睐。
“服务没有终点,没有初次相逢的客人,只有远道而来的朋友。”汪栋华的朋友圈里,分享一段2023年3月份的短视频,一群英国游客时隔5年后再次到访,大家围坐在餐桌前,品尝着美味。汪栋华说,从业20多年来,像这样的故事有很多,许多顾客来吃了一年又一年,无论老少,都习惯地喊他一声“小汪”。
环顾“小汪大排档”新店的大厅,“生活除了诗歌和远方,还有兄弟和啤酒”“偷偷为你买单的人,一定是你的真兄弟”等带着浓烈人情味的标语,与朴素明亮的店内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。每当暮色四起,大厅里便人声鼎沸,“小汪大排档”等餐馆告别了红棚子后并未消失,而是以一种崭新的形式走在池城烟火里。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皖B2-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-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