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宁化:发展特色客家小吃助推精准扶贫
日期:2024-04-05 00:30 | 人气:
央广网福建9月13日消息(记者石玲雯)福建是全国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,82年前,中央红军从福建长汀、宁化和江西瑞金、于都等地出发,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。多年以后的今天,这片红色土地上的人们,继承并发扬着伟大的长征精神,通过精准扶贫,让昔日贫困的面貌焕然一新。
宁化县,唐开元十三年(公元725年)置县。地处福建省西部,武夷山脉东麓,为闽赣两省交界县之一。县域面积2407平方公里,辖9镇7乡1个华侨农场,总人口37万。2011年底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认定为“中国地名文化遗产——千年古县。
宁化县是该省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。为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,2014年初,以淮土镇为试点,宁化重点开展了精准识别、精准分类、精准帮扶等一系列精准扶贫试点工作,探索建立了“348”精准扶贫工作机制,精准识别贫困对象7720户22756人,占全县总人口的6.3%。
贫困范围广、贫困人口多,宁化要如何打好精准脱贫这场攻坚战呢?9月10日上午,记者跟随由中宣部组织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“重走长征路”主题采访团,走进这座曾被誉为“中央苏区乌克兰”的千年古县,参观走访了石壁镇杨边村美丽乡村建设、石壁现代农业园、三明福特科光电有限公司等地。其中,客家小吃培训中心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作为客家祖地的宁化,小吃品种繁多,具有浓厚的客家风味。为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自主创业、劳动就业,2012年初,宁化县委、县政府决定发展宁化客家小吃产业,是年6月,宁化客家小吃培训中心挂牌成立。
据宁化客家小吃培训中心副主任刘亮松介绍,培训分为初级班和提高班两种,每期学员学时为一个月,期间基地会聘请相关专家和厨师进行培训,为学员传授小吃制作方法并进行实践操作,同时开设服务礼仪和创业指导讲座。学员培训合格后,会发给“宁化客家小吃结业证书”和全国统一的“中式烹调师职业资格证书”。
“有了这两个证件之后,学员可以选择自己经营小吃店、也可以选择为去别人的小吃店打工。”刘亮松说。
2012年出台贫困户参加小吃培训的“四免二优先”扶持政策,为贫困人员提供免费培训、免费吃住、免费推荐就业等优惠政策;对2013年6月之前新开的宁化客家小吃店每年给予3000元到5000元的补贴;为宁化客家小吃店创业对象提供5万元至8万元的两年贴息贷款……这些扶贫政策的实施,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发挥了积极作用,也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帮助。
家住淮土镇淮阳村的罗上海原本有着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,然而,就在2011年的时候,他身患癌症,从此家里的生活便发生了改变。高额的医药费,孩子上学的学费……这样的花销给这个原本不太富裕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。
根据宁化县“348”精准扶贫工作机制,以及2012年出台的贫困户参加小吃培训的“四免二优先”扶持政策,罗上海没花一分钱,便成为了该培训中心的一名学员。
“看病花了二十多万,现在全家人就靠老婆在县城打工挣得钱过日子,老婆的工资也是时高时低,上个月才900块……”罗上海说,生病前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,那时候一月工资有六七千元,好的时候能拿到七八千元,现在自己身体不太好,所以想趁在家养病的时间学点儿手艺。
截至目前,该县客家小吃创业培训学员8747人,其中培训贫困学员752人,开办宁化客家小吃店3023家,带动就业人员9166人。
此外,为着力打赢脱贫攻坚战,确保到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目标任务,宁化县在开展产业扶贫、金融扶贫的同时,还开展了干部结对帮扶活动。
据介绍,目前全县共派出2350名党政干部及技术干部与全县7720户贫困户结对子,通过“送资金、送政策、送技术、送信息”等形式帮助贫困户拓宽增收渠道,改善生活条件。